- TAG标签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欢迎访问富农业花卉网!

《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第三章

时间:2021-04-18 02:22|来源:金农网|作者:国家林业局   |编辑:富农业花卉网|点击:


  第三章 战略任务
  紧紧围绕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一圈三区五带”的林业发展格局,加快国土绿化,提升林业产业,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依法治林,强化保护经营,发展公共服务,强化基础保障,扩大开放合作。完成营造林任务7333万公顷,其中:造林3333万公顷,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退化林修复、人工更新;森林抚育4000万公顷。新增森林蓄积量14亿立方米。完成湿地修复14万公顷;沙化土地治理1000万公顷。
  第一节 加快推进国土绿化行动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系统修复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增加森林、湿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巩固和扩大生态空间,增强自然生态功能,构筑国土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一、加快造林绿化
  坚持全民义务植树,发动全社会力量大规模植树增绿,绿化美化国土空间。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加强三北、沿海、长江、珠江、太行山、平原、血防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打通连接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绿色廊道;加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封禁保护和自然修复力度,推行节水造林,加快建设一批百万亩集中连片的森林植被带;稳定和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加快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进程,探索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造林试点。加快开展乡镇村屯造林绿化示范建设。建设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沿海、沿江、沿线、沿边、沿湖(库)、沿岛的国土绿化网格,促进山脉、平原、河湖、城市、乡村绿化协同。举办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
  二、推进沙漠化石漠化等重点生态区域系统修复
  加强沙漠化、石漠化土地治理,全面落实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将防沙治沙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地,签订责任书;优先将主要风沙源区、风沙口、沙尘路径、沙化扩展活跃区和岩溶石漠化地区“一片两江”作为重点突破区域,以自然修复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增加林草植被,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加强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风沙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修复,自然修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以点带面,综合治理,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加强退化森林和残次林修复,封补抚改并举,逐步培育为混交林、复层林、异龄林,增加珍贵树种、乡土树种、长周期树种比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快工矿废弃地、破损山体和灾毁林地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兴林与治山相结合,着力拓展生态空间。
  三、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
  以保障木材安全、稳定市场供给、调剂市场需求为主要目的,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金融支持、主体担保,企业经营、林农受益”原则,在水土光热条件较好的南方省区和其他适宜地区,借鉴林业世界银行项目契约式和造林模型管理经验,利用好国家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渠道,完善财政贴息激励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储备林投资、运管和管理,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加强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采取人工林集约栽培、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发展短中长周期乡土大径级和珍贵树种用材林为主体的储备基地。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制定包括契约管理、代储代管、动用轮换、验收评估、融资创新等制度方案,保障储备总量稳定和运行安全。到2020年建设国家储备林2.1亿亩,基地建成后每年新增木材供应能力9500万立方米以上。
  第二节 做优做强林业产业
  充分挖掘林业产业在绿色发展中的优势和潜力,以政策引导、示范引领、龙头带动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扶持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产业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推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加强特色林业基地建设
  加快木本粮油产业发展,推进油茶、核桃等木本粮油高产稳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木种苗、花卉、竹藤、生物药材、木本调料等基地,推进布局区域化、栽培品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生态资源和林地产出。
  二、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提升林产加工业,强化木竹加工、林产化工、制浆造纸和林业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构建技术先进、生产清洁、循环节约的新业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木结构绿色建筑产业、林业生物产业、生物质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加强林业生物产业高效转化和综合利用。做大做强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
  三、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聚集和融合发展,培育林业国家级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和木材加工贸易区。优化人造板、家具、木浆造纸、林业装备制造和林业循环经济等产业布局,依托资源禀赋和口岸,打造一批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挥重点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依托特色林产品基地、森林食品基地及竹藤示范区,建设特色林业精品园等现代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
  四、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加快健全林业产业和林产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林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系列标准规范,把无公害、“绿色”标准的推广与优质林产品基地、现代林业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林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和林业产业信用体系,制定林业产业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积极推进产销监管链、竹林经营和生态产品服务认证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压缩疏导过剩产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林业产业和林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加快实施林业品牌发展战略,建设国家森林标志性产品体系。建设林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鼓励森林产品连锁超市、新型电商企业和仓储物流业发展。
  第三节 全面提高森林质量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造管并举、量质并重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强化系统管理,实施科学经营,加快培育多目标多功能的健康森林。
  一、分类促进科学经营
  科学开展天然林经营。保育结合,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森林演替,调整林分层次结构,优化树种组成,大力培育天然复层异龄林。“原生林”要充分利用自然演替和更新能力,以天然更新为主,维护良好的森林结构和功能。“次生林”要加强中幼龄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调整和优化林分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径级结构和密度结构,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加稳定。“稀疏林”要实行封育和补植补造,增加珍贵树种、乡土树种混交和深根系树种比重,恢复森林环境。
  加快开展人工林经营。大力推进人工商品林集约经营,提高森林经营强度,积极改造低效退化林分,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产出。在自然条件适宜地区,建设一批集约化、规模化森林经营基地。推进人工公益林近自然经营,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深根系树种作为目标树,大力培育混交、复层森林结构,根据林分生长状况和自然分化情况科学实施抚育经营,适时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
  适度开展灌木林经营。根据自然条件确定灌木林经营方向、方式和经营强度,科学开展平茬复壮、间密留疏,增强灌木林的稳定性,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适度培育乔木林,形成乔灌混交,提高防护等综合效能。
  大力开展林地立体复合经营。在满足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主体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立体种植、复合经营,综合发展森林培育和林下种植养殖,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原产地认证要求生产森林产品。
  二、强化森林经营管理
  构建国家、省、县三级森林经营规划体系,进一步强化森林经营的法律地位、法律约束。在做好二类调查及各项专业调查基础上,重点国有林区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突破口,以林业局为单元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重点培育长周期、多目标、多功能的复层异龄混交林。国有林场以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为主线,以林场为单元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重点培育珍贵树种、大径级优质良材和优美森林景观。集体林以推进规模经营为抓手,鼓励经营主体单独编制和实施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将经营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组建专业化的森林经营队伍。构建以全国性标准为指导、区域和地方标准为补充、涵盖不同森林类型的森林经营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典型森林经营模式与技术,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森林作业法体系。建立森林经营成效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森林经营活动的管理监督,明确各级林业部门推进森林经营工作的主体责任。强化森林二类调查、土壤普查、分类与质量评价,进行立地分类区划,编制林业基础数表,建立主要森林类型的生长收获模型,建设模式林、样板林体系,构建森林经营成效监测网络。
  三、推进混交林培育
  新规划造林地应优先营造混交林,现有人工纯林逐渐采取森林抚育措施调整树种结构,退化林、残次林修复采取补植改造、树种替换等方式修复为混交结构,积极推行针叶与阔叶树种混交、先锋树种与演替后期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树种混交,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深根系树种、演替后期树种为建群种的混交林,形成层次多、冠层厚、生态位错落有致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森林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四节 强化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林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首先要保护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一、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
  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把1.3亿公顷天然乔木林全面保护起来。全面停止7053万公顷国有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协议停止集体和个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鼓励、引导集体和个人停伐,对于自愿停伐的,由县级政府与林权权利人签订停伐协议,中央财政比照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给予停伐奖励补助,逐步实现5907万公顷集体和个人天然林停伐。加强6813万公顷天然灌木林地、未成林封育地、疏林地管护。健全和落实天然林管护体系,形成远山设卡、近山巡护的合理布局,加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管护区域全覆盖。对典型的天然林生态系统集中分布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全面保护天然林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实行国有天然林资源总量管控。到2020年,天然林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监测评价体系基本完备,天然林保护能力全面提高。
  二、严格保护林地资源
  调整修改土地分类标准,把林地作为提供生态产品的“耕地”看待,实行严格保护。适时修编《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化全国林地“一张图”建设、应用和维护更新,分级分类进行林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林地转化为其他用途土地。综合应用遥感和样地调查技术,完善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造林地监测系统,积极探索按年度或动态发布调查监测成果。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总量与强度双控的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健全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和政策体系。加强执法体系建设,严格实施森林资源监督和林政稽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破坏林地和沙区植被行为。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三、全面保护湿地资源
  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理,将总量控制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地,明确各级政府和管护主体的保护责任;推进甘肃、宁夏湿地产权确权试点;探索中央政府对生态功能重要的湿地直接行使所有权;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纳入禁止开发区域,对江河源头、水源涵养区以及滨海湿地、高原湿地、鸟类迁飞网络湿地给予重点保护,构建适应全面保护要求的湿地保护体系;开展退耕(牧)还湿、退养还滩、生态补水,保障重要河湖湿地及河口生态水位,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连通江河湖泊湿地水系,开展污染和有害生物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湿地生态质量,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开展跨区域、跨国界湿地保护与利用合作;进一步完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科普宣教和技术培训体系,构建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估和预警平台;开展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社区扶持共建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
  四、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修复和扩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设生态廊道,改善栖息地碎片化、孤岛化、种群交流通道阻断的状况,设立专门保护站点。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优先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科学进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再引入。优化全国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完善布局并建设一批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和野化放归。强化野生动植物基因保护保存体系,建设国家野生动植物基因设施库,建设一批区域性基因库,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摸底,收集、保护、引进一批珍贵种质资源,建设一批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异地和设施保存库。建立全国统一协调的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监测、评价和预警系统,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构建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为主体、其他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就地保护、近地保护、迁地保护,建设一批大熊猫、东北虎豹、亚洲象、藏羚羊等重要物种国家公园。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和建设。有步骤对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居民实施生态移民。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完善观测体系。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繁育、利用监管,开展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及其产品制品的认证标识,严格监管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食滥用野生动植物等不文明行为。建设执法查没野生动植物制品储存和展示中心,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警示教育。调整修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
  五、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
  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进出口管理,建立全国相关部门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进出口电子信息网络系统,探索建立指定口岸和口岸特派检查员制度。停止象牙制品商业性贸易,构建履约执法情报信息分析研究和共享平台,组建打击非法交易犯罪同盟,严厉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严控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和基因流失。加强动植物检疫,严防严控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强化联合跨境保护。
  第五节 全面深化林业改革
  全面推进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增加林业发展内生动力。
  一、全力推动重点国有林区改革
  坚持国有林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战略储备的功能定位,推进政企、政事、事企和管办“四分开”,加快林区转型。一是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林区职工工资性收入显着增加,发展林区特色产业增收凸显,林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转岗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与地方差距逐步缩小,林区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着提高。二是完善改革政策。国家逐步提高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费、社会保险补助费、政策性社会性支出等各项补助标准。采取停息挂账、转增资本金、豁免等多项措施,分类化解国有林区金融机构债务。加快落实“4555”人员提前退休政策。开发适合国有林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财政贴息力度。三是健全森林资源监管体制。组建精简高效的国有林管理机构,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垂直监管体制,切实加强对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他林区资源的监督。四是提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规划和经营方案,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抚育经营。按照管办分开原则,由国有林管理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部分森林经营事务交由剥离企业承接,搭建林业职工就业平台。五是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将林区防火道路、安全饮水、电网、管护站点用房等基础设施,与地方同步规划、同步投入、同步建设。六是大力扶持林区特色产业。支持森林旅游、特色养殖种植、加工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创新投融资模式,支持产业园区、集聚区等平台建设,支持境外森林资源开发合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二、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合理界定国有林场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一是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将国有林场明确为生态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核定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纳入同级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加快分离国有林场各类社会职能,逐步理顺国有林场与代管乡镇、村的关系,落实国有林场法人自主权,经营活动实行市场化运作、“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形成国家、省、市三级监管体系。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抚育经营,探索建立一批森林类型国家公园。二是妥善安置富余职工。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多渠道解决就业”和“以人为本,确保稳定”的原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再就业。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公益林管护费补助标准,切实增加职工收入。在保持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森林多种经营,发展森林旅游等特色产业。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林场供电、饮水、道路、管护站点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与城镇发展的融合度。四是化解金融债务。采取多种方式分类化解国有林场金融机构债务,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五是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强化地方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等职责,提高生态指标考核约束力。
  三、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基础上,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加快形成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和互惠共赢的权利关系。按照产权规律和林业经营特点分置三权,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加强承包经营合同管理。二是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大户、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加快发展合作经营,鼓励组建林业合作社,推进集体林权有序流转,支持多种形式的林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推动各种资本进入集体林发展。加大对造林、林木良种、森林抚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全面取消育林基金;支持工商资本投资林产业,总结推广林权出资注册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完善针对新型集体林经营主体的信贷、保险支持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通过置换、赎买、租赁、入股等形式收储重点区位商品林。四是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设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加快森林旅游示范区和“森林人家”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五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林权交易平台、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业融资担保、林权收储等服务机构;指导农户制订适合家庭经营的简易森林经营方案;加强承包经营纠纷调处,积极推进县级林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林业法律援助机制。
 
  第六节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
  在全社会林业需求旺盛和林业建设任务更加繁重的形势下,必须强化科技新引领、拓宽发展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创新驱动引领林业发展再上新水平。
  一、实施科技引领新战略
  全面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紧扣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绿色发展三大主题,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的作用,把满足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需求、解决关键问题作为林业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多学科、跨地域的科技协同创新,实施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全行业科技进步有带动性、标志性、突破性的重大科技项目。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与应用,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协同,问题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协同。加强林业科研机构能力建设。完善林业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强化理论创新与国际前沿对接、技术创新与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个人利益对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护林业知识产权。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积极推进森林认证,强化林业生物安全和遗传资源管理。加强重点实验室、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网等林业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二、培育国土绿化新机制
  积极培育新型营造林主体,鼓励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开展专业化规模化造林绿化,认捐、认养林木。大力推动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场外合作造林和森林保育经营,新建一批担负区域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主体任务的国有林场。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对营造商品林的造林主体赋予林木占有、使用、收益、处置(采伐)等权利,对营造公益林的造林主体赋予依托公益林生态功能开展特许经营的优先权,探索国家赎买重要生态区位公益林相关政策。探索实行林木良种苗木国家专供,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向种苗生产主体购买优质种苗,免费向营造林主体提供。创新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政策,由事前以计划为主向事后以绩效为主转变,对新造已成林地给予补助。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支持林业新体系。积极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大力推广国家储备林PPP建设模式,增加中国绿化基金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总量。丰富义务植树实现形式,提高义务植树尽责水平。
  三、构建林业管理新模式
  加快林业部门职能转变,进一步规范和改革林业行政审批行为,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减少林业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督及考核问责。转变职能,加强生态安全监测和预警制度建设,服务国家生态安全战略。规范创新林业社会组织建设,建立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政社关系,推进政府向协会购买服务。鼓励探索建立林业创新驱动综合试验区。
  四、打造“互联网+”林业发展新引擎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各项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绿色生态行动,全面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建立林业网上审批平台,搭建林业数据开发和智慧决策平台,建设林业资源数据库和动态监管系统、智慧林区综合服务平台、智慧营造林管理系统等,为林业核心业务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和智慧化解决方案。加强林业网站群建设,完善优化综合办公系统,实现政务管理公开透明、智能协同。建设林业云平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天网”、信息灾备中心等,夯实和提升林业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形成立体感知、互联互通、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互联网+”林业发展新动力。
  第七节 切实加强依法治林
  完善林业法治体系,提高林业法治水平,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推进林业现代化提供可靠保障。
  一、完善林业法律体系
  加强林业重点领域立法,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立改废,主动适应林业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以修订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湿地保护条例等为重点,着力完善覆盖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林业立法与改革决策衔接,坚持在法治下推动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制,实现立法和改革相统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基层林业立法联系点,加快推进林业法制队伍建设,培养林业公职律师,加强林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加强林业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度建设,加大林业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力度,及时开展规范性文件实施评估,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及时立新废旧,实现动态管理。
  二、强化林业执法体系
  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主体资格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稳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调整执法职能,整合执法资源,建立健全林业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在有条件的省(区、市)逐级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加强森林公安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探索开展省级以下垂直管理试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执法办案场所改造、教育训练基地完善和警用装备配置力度,建立健全涉林案件快速查处机制,加强林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面夯实完善林区治安综合防控和反恐维稳体系,提升森林公安人防、技防、物防水平。依法严肃查处高发多发、社会敏感度高、影响恶劣的违法案件,追究相关人员、单位责任,提高震慑效果。
  三、健全林业普法体系
  提高林业干部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动工作的能力水平。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林业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用法治意识构筑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无形红线。健全林业普法体制机制,创新形式手段,丰富内容载体,提高普法宣传的实际效果。把法律意识培养与生态道德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让尊重自然、保护森林成为公众精神信仰和道德风尚。
  第八节 发展生态公共服务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新期待,努力把良好的生态成果和生态效益有效地转化为生态公共服务,构建内容丰富、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生态公共服务网络。
  一、大力发展森林城市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城市宜居环境和城市现代风貌方面的独特作用,增加城市绿色元素,使城市森林、绿地、水系、河湖、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加强城市内绿化,建设城市绿廊,推进屋顶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疏解城市功能腾退的土地,优先用于绿化。加强城市周边和城市群绿化,实行“退工还林”,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污染土地,开展植树造林,成片建设城市森林、湿地和永久性公共绿地,为城市戴上“绿色项链”。大力提高城市特别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森林景观,建设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复合生态系统,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为城市营造绿色安全的生产空间、健康宜居的生活空间、优美完备的生态空间。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群、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建设,初步形成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森林城市格局。
  二、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美丽乡村、生态乡村示范建设活动,按照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的要求,建设一条进村景观路,保留一处公共休憩绿地,保护一片民俗风水林,配置一块排污净水湿地,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田间地头造林增绿,实现村庄绿化靓化,形成沿河风景林、房前屋后花果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美丽乡村绿化格局。
  三、加快推进生态保护扶贫
  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生态补偿脱贫,加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贫困地区的实施力度,通过森林湿地管护和沙化土地封禁补助、退耕还林补助、营造林投资补助、生态补偿等林业补贴方式,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防火专业队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直接增加参与林业建设的贫困人口收入,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鼓励引导贫困农民、林区贫困职工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加强技术推广和技能培训,丰富培训形式,提高贫困人口和林业职工有效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素质,拓宽林业特色产业扶贫的路径。加强滇桂黔等集中连片特困区、林业定点扶贫县和国有林区林场扶贫力度,实现山区林区沙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四、加快构建生态公共服务网络
  加大自然保护地、生态体验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开发和提供优质的生态教育、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养老等生态服务产品。加快发展生态标识系统、绿道网络、环卫、安全等公共服务设施,营造生态优美、景观多样、绿色宜人的生态空间。精心设计打造以森林、湿地、沙漠、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花卉苗木为景观依托的生态体验精品线路,集中建设一批公共营地、生态驿站,开展空气负氧离子监测发布,提高生态体验产品档次和服务特色,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
  五、大力繁荣生态文化
  丰富和完善生态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和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生态文化载体,加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平台建设,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以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荒漠化日、爱鸟周等重要节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将自然生态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从小培养爱护森林、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县”建设,发掘保护原生态文化。
  第九节 夯实林业基础保障
  重点解决林业装备落后、管理手段粗放、应急能力不足、信息化薄弱、科技含量低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林业设施装备保障能力,提高生态风险防控能力,奠定林业现代化基础。
  一、加强林业基层站所建设
  推进林业基层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科技推广站、森林管护站及森林公安派出所的执法、服务、管理能力。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林业基层站所布局,整合功能,强化设施设备配置,推进多功能综合型站所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手段完备的现代化林业基层站网体系,打通林业管理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修订基层站所人员、护林员配备标准,稳定机构队伍。进一步探索林业基层站所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林木种苗保障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种质资源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满足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的良种壮苗需求。
  二、加强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
  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按照“科学分区、分类施策”的治理原则,推进传统防火和科学防火相结合、风力灭火和以水灭火相结合、人力灭火和机械灭火相结合,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武警森林部队和应急扑火队伍建设,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预警响应规范化、火源管理法制化、火灾扑救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装备建设机械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采取“突出重点、分级管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防治策略,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应急除治,大力推行森林健康、工程治理、无公害防治等治理措施,积极应对突发林业生物灾害,压缩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控制危险性有害生物扩散蔓延。
  三、加强生态监测评价体系建设
  深化遥感、定位、通信技术全面应用,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评估体系,实时掌握全国生态资源状况及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评估重大生态灾害、重大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实施林业航天航空应用工程,综合运用大系统、大样地、定位观测、视频监控、北斗导航、自动传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森林、湿地、荒漠化土地与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调查监测业务与空间技术的深度融合,完善沙尘暴灾害监测预警。研究建立系统科学、准确快捷的生态监测评价标准,为推行生态政绩考核和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快林区装备现代化建设
  加强国有林区林场防火道路、饮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国有林区林场棚户区改造成果,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数字化、机械化、航空等现代装备在森林经营、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配备一批适应林区特点的陆水空巡护运输监测交通工具,以及营造林机械设备,推进林区装备现代化。全面完成林业棚户区改造任务,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生活在深山远山地区、周边无乡镇和村屯的职工开展移民搬迁。
  第十节 扩大林业开放合作
  充分发挥林业独特优势和作用,拓宽林业发展的外部空间和环境,提升发展水平,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
  一、建立健全林业国际合作体系
  增强林业国际合作的全局性、主动性和前瞻性。突出亚太、立足周边、巩固拉美、面向全球,按照“一带一路”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中亚、澜沧江-湄公河、中东欧等区域和次区域林业合作机制。积极履行涉林国际公约,参与全球森林治理体系顶层设计,提高国际合作的主动权、话语权。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目标,发挥大熊猫、朱鹮等作为对外友好使者的独特作用,增强林业生态外交,为“一带一路”提供软实力和绿色支撑,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拓展林业资源开发合作。深化中美、中俄、中欧、中非等林业务实合作,创新经济技术合作与民间交流。继续支持国际竹藤组织和亚太森林组织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林业治理体系构建。加强与涉林非政府组织合作,规范管理。拓展林业援外领域,丰富林业援外内容和形式,培训与项目结合、技术与资金并用,建立林业援外长效机制,带动我国先进理念、优秀人才、创新模式走出去。扩大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和木材非法采伐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林业国际合作重大问题研究。推进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及国际合作。办好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世界湿地大会。
  二、建立健全林业对外开放体系
  加快提升林业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水平,创新林产品贸易方式,优化林产品对外贸易结构。促进林业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低附加值为主向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转变,加快推进多元化贸易战略,加强林产品国际贸易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有效的林产品对外贸易体系。抓好世行、亚行、欧投行在建项目管理,积极争取扩大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规模,优化和规范外商直接投资,助推内外资项目融合发展。制定完善自贸区及“一带一路”贸易政策措施,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东欧、拉美、大洋洲及非洲等具备条件的国家开展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合作,转移和利用国内木材加工、林业机械制造等优质产能,建成一批集森林资源采伐、加工、贸易与物流于一体的境外木材加工园区。依托我国主要进口木材口岸,建设进口木材资源储备加工交易基地。依托亚太区域林业企业合作与交流平台机制,积极推动林业调查规划、勘察、设计、标准、认证等服务和技术、设备、管理模式走出去,深化与俄罗斯、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现代林业服务贸易合作。
  三、建立健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体系
  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020年)》,增加森林和湿地碳汇,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能源,支持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倡导木质林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减少林业碳排放。建立健全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开展林业碳汇调查和连续动态监测,完善森林、湿地、木质林产品各类碳库现状及动态数据库,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业碳汇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国家自主贡献林业目标进展评估。积极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交易试点,促进林业融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开展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试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业建设,指导开展碳汇造林。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培训、宣传及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的碳排放,并通过森林保护、森林可持续管理增加森林面积而增加森林碳汇”(REDD+)项目试点。 (国家林业局)

    猜你喜欢
    相关内容
    热门导读
          网友评论
          聚焦
          编辑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TAG标签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19-2024富农业花卉网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QQ:737597453